首页

安徽合肥严厉女王

时间:2025-05-25 13:27:34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34512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信息收集方面,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收集其他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应用。在信息提供方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结果;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郑州马拉松开赛 近4万选手畅跑“天地之中”

守正创新推动了文明的连续。“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文明是在创新中永葆生命力的。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是文明经久不衰的内在力量。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多地近日接连传出拍摄到极光的罕见景象。科学家介绍说,这难得的美景是由太阳爆发活动引发的地磁暴带来的。由于2024年仍是太阳活动的高峰阶段,意味着这个冬季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

广东省惠东县吉隆镇党委副书记杨火祥被查

这一思路似乎是正确的。尽管特斯拉在收盘后公布的季度业绩疲软,但其推出平价汽车的计划仍然令投资者感到振奋,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12.5%。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天气雷达观测网

针对一些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公安部积极推广浙江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湖南长沙市公安局保护知识产权驻企业工作站等经验做法,对侵权风险早介入、早发现、早处置,指导企业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两部门:加快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本集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展示新时代我国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取得的成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